太極圖說
太極圖說

〔周易説〕















易雖爲卜筮而作至理寓焉非神孰知非聖孰體橫

渠曰一故神又曰兩在故不測盖大而化之之謂聖 聖而不可測之謂神神之一字惟伏羲可以當之想 其五氣均禀全體如天明睿所照觸目皆理故不待 思勉自然靈神其所動作豈特爲聲律身度而已夫 子曰我述而不作據此則十翼亦所以述之也他尙 何說以此推之此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時所撰始以 獨智發端終至㫁成爲經一言而蔽之曰聖蘊之精 者也何以言之上古人風未開事皆决於卜筮其所 舍凶而趨吉者豈專爲禍福而設也去非從是之意 順情直發毫無營爲之私最初二畫始作占法以通

於理數天亦有意於斯世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化 洽於區宇而出圖揲扐之法雖不知其創自何世伏 羲胸中已有一天畫前之易自然相符其所位置排 列豈待馬旋毛而始知也賣兎足可爲卦花葉亦有 其數程子此説卽此可驗故朱子曰見於摹畫者雖 若出於人爲已定之形已成之勢固已具矣邵子所 謂畫前有易是已又曰此非康節之説乃希夷之説 非希夷之説乃孔子之説但當曰諸儒旣失其傳方 外之流陰相付受以爲丹竈之術至希夷康節反之 於易而後其説始明盖奇耦之上又加一畫則爲四

象又從而各加一畫爲八卦則三才之道漸備因而 重之遂爲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則卦名始立而 大小衍之積數動植物之合數及夫陰陽剛柔貞悔 順逆以至於一塵一草皆在於不言中隨處曲應答 問如響邵子所謂終日言之而不出此外者眞確論 然交易爲體變易爲用者序文也卦爻以先天而其 體備於八八蓍數以前民而其用衍於七七聖人慮 後而不言數術家衒能而亂其眞孟子雖曰得易之 用今其七篇中無一言及此秦漢以下盖無傳統矣 然則羲皇發造化之秘以寓於卦畫者慮天下之荒

於無也孔聖就陰陽卦畫上推出太極來者又懼後 世之錮於有也荒於無則舍人言天入於讖緯而人 事絶錮於有則舍天言人鑿於智巧而天道泯况此 太極二字雖出於老子有物混成亦不明其太極釋 教莊列雖有太極之名皆在其後非夫子孰知太極 之爲易祖而歐陽疑其不出於孔聖乃曰河出圖洛 出書皆出自然夫子何遽有精微説也至若係辭諸 儒亦疑其非出聖蘊然程朱旣無的訓今難強定老 子雖得其體崇於虛無莊列又其放曠者也全無可 以解易而今以古註言之魏王弼註之唐孔穎達䟽

之穎達正義序曰西都則有丁孟京田東都則有荀 劉馬鄭江南義䟽十有餘家辭尙虛玄義多浮誕云 而王輔嗣韓康伯只以老莊解之流以爲術數轉而 爲清虛何晏實有不可禁之慮而皇極具經世之大法 正蒙闡象數之條目於是乎醉眼始醒吾易復明不 幸陋儒繼起圖書易位或出詭論或作僞書以至於 數學亦失其舊倘微程傳朱義之昭揭幾何不爲覆 瓿也若言二書之力則河圖洛書之位定而畫前之 易明先天後天之卦分而羲文之意著若其扶陽抑 陰以示人倫理者非但吉凶之占决而已况如啓蒙

本易理以揭天生之神物原卦畫以表太極之微妙 揲蓍策而發其大衍取休咎而訂其吉凶如楊氏之 太玄八十一首關氏之洞極二十七象司馬氏之潛 虛五十五行皆晢其眞僞外教麻衣劉牧及林栗袁 樞之所以惑世誣民者一洗而正之此所以羽翼至 理日月長夜者也迂儒或以爲易義起於數其象又 有數必先晢此而後易理可探張閎中輩亦以此就 質於程門此皆非也何以言之大虛冲漠本無兆朕 吾人之所以占察者不亦虛乎若推其本則有理而 後有象有象以後有數因象而知數者特自太極上

觀理得其理則象數皆在其中黠者失旨而取象暗 者泥義而昧數不知本原之在何徒欲逐末而窮源 是皆管輅郭璞之學非吾儒之所可萌心最初作經 本欲明道太昊所畫豈但卜筮乃已乎譬猶倚卓者 添一脚不覺多减一脚不覺少果識則自然添减不 得聖人本意今豈不知乎以象畫卦而理固在此以 爻推數而兆亦在此若夫吉凶亦非妄鑿而強排陰 陽有交錯而長者爲主事物有當否而傾者爲悔因 此推步之法以教人理義者亦深遠之意噫假借奉 天之道形容此事之理使人知所取舍而勉勵則名

雖曰周易其實心法文王周公之自畧而詳者似指 占説然夫子十翼事上説理此不必羲畫本意而大 義固如此亦不可以夫子説爲文周意也抑有一言 可訂管郭陳邵之筮雖曰巧中此自衍易而出則亦 非卦爻之必指也不過推其理而作辭則靈驗如符 自古卦爻之自然可推而知也前此解者率歸術數 先天二字自古無聞獨希夷康節始有此説秘不傳 世方士輩或有傳授而不發叅同契亦有此意而世 無知者太玄零細補湊其説固多可瑕而自漢以來 惑者甚多韓子又以謂聖人之徒至於温公則酷好

之凖以爲潛虛圖數用五而欲歸於虛此亦補湊之 書也何得免於破碎之誚當時堯夫之數雖得於方 外其學不詭於天理其言又出於淳一空中傑搆原 於自得者良多龜山所恨未得其門而入者盖惜其 不由正脈也程朱以後卦爻尤明又安以度數爲務 也是故康節之勸勉非一而兩程不屑也又却厭聞 紫陽深惜於程傳謂失羲文之易者此也本義毎稱 占辭者欲復本易之體而門下亦無可以繼續者自 是田費并行焦又中衰而紹聖宋哲宗號諸公猶以延壽 爲占寶慶理宗年號末復出其後更微逮成化明光宗號則田

費又衰而焦却盛行今之所謂焦易是已漢以上皆 有繇林不獨用周公今無所傳豈但易理之全晦筮 法又從而滅堪可惜也又按經世註六十四卦除乾 坤离坎布諸一運三百六十年之中六年有餘而當 一卦一年有餘而當一爻三十年當五卦其半所以 爲閏餘三百六十五年有奇而當六十卦其五年有 奇所以爲閏差此乾之所以全用离坎之所以半用 也


〔太極圖〕












物莫不先未有形器之前象安從生若有一箇物存 主於冲漠之中不可得以狀焉強而稱之其名曰理 卽所謂無極而太極也此非陰陽之外别有一物亦 非捨理氣而爲名特言無其形無極而有其理太極也是 故不言無極則太極近於有不言太極則無極淪於

無自無而有自虛而實號其至高至妙處曰太極然 則不是太極生於無極也只將無極而曉解太極合 觀則由理氣而爲陰陽由陰陽而爲兩儀五氣布焉 四時行焉萬物生焉一事一物皆各有一太極以言 乎其理則包而㴠也以言乎其氣則陰與陽也其端 動靜其體天地其用闔闢其物五行也四時也其名 太初也太始也其則在變化而生生之妙不窮得其 秀者惟人最靈禀四德而爲五性兼氣質而有七情 事務由是而興善惡以之而判聖人體體全之於性 賢者用用反之於情彼昏庸之或暴或棄汩其天禀

者與禽獸奚擇哉

〔理圖〕











上段所圖無極太極亦此之謂也泛觀則兩間所塞 雖若無踰於氣原其所以致此則理也何以言之上 下四方無一物如宇之大往古來今無一事如宙之 久前乎此而愈大愈久者孰使之然哉人於肌肉之

間必有其腠絲於統緖之際亦有其條密莫如腠整 莫如條取其整密之形借玉理而名之則必有所以 然之由所以㫁之故故與由豈可一言而狀之哉輕 清者天也重濁者地也而其所以輕清重濁者必有 其然又有其漸况於人物乎又况於事務乎然本無 方所之可定又無容體之可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漸可乎做必從物泊必在氣但可意會不當力取非 氣孰承非物孰從乎若有一燻爐潛㐲於寰海之外 包括天地隨處隨副其發至微其跡至顯旣不脱落 於毫芒又無意趣於去向亦所謂無中説有也靜寂

蘊蓄却似活動通貫全體統攝萬類始於無物之前 而未嘗不在於有物之後位於形器之上而未嘗不 行於形器之中不可以兆朕論首末又不可以無極 做太極其應至速其合至密泛然看過雖無摸捉之 可言仔細尋討似有至昭者存焉靡勤靡荒有倫有 序雖為總會之大原亦無縫罅之可隙以言乎其端 則微而妙以言乎其氣則感而通其體精粹其用明 正心與性爲物道與德爲則其名則無極而太極也 當其未著恰如元無及其已顯無處不有自其發用 而推則流行不息之在此就其附着而觀則物各正

命之由是天下用之而不見其不足一人由之而不 見其有餘不以閉塞前而或損不以啓開後而或増 於貴於賤不大不小此其所以爲妙而尤可奇者莫 之爲而爲莫之致而至無間於死生不關於人鬼故 飛潛動植之繁肖翹塵垢之細無不各盡其性各循 其序隂陽剛柔吉凶悔吝若專於私獨如聽於主宰 萬古長如此前後同一揆物物相合事事皆脗坐臥 拜跪之節屈伸呼吸之頃顧安有外此而各成者乎 若周若偏如虛如實動如不動靜如不靜潔潔而淨 淨秩秩而方方無一處之或遺無一時之或停一毫

加不得一毫减不得太極之上更説其至曰無極機 緘之餘復言其極曰樞紐合無極太極之號而不别 乎無極太極之機緘樞紐之化而不局於機緘樞紐 無聲無臭而其上又有不形者存焉彌久彌廣而其 後又有無窮者繼焉若論其心性則寂然不動未發 之中也其體雖潛其中却有燦然者凝焉及其感通 之際始有所乘者見焉發皆中節亦順上靣而然也 靈通神妙委曲纖密但無别特之端一循常道而應 焉此又在萬世而無弊者也惟其渾淪之若此也不 新不奇非若氣字之有跡可驗又非道體之有象可

求今若以其氣與道而形容乎則物之所同者氣人 之可行者道物皆具此氣人皆行此道氣必有禀而 承道亦待至而行渾渾若生氣之自滿坦坦如官途 之無碍在遠而不可偏在邇而不可拘合其氣而徴 諸物推其道而類於人且知配耦之必在於氣然論 其源而少渉於氣則駁雜而難明必須昭晣剖分勿 滯於氣數形器之分然後方可見其的體所不可不 審也


〔氣圖〕











氣者气也説文訓以雲氣則音氣嵇康寒食賦云假 气則音怯成公綏嘯賦云御气則音乞且其氜同陽同陰氛◎音機氤氲之屬皆於气必加以養血之米然後 方可爲氣此雖爲創字而説其實啓開前已有此物 想其戌亥之會兩間萬類都消所不冺者理也而但

不能自主於作成故及至子丑之會貞下起元復生 今天地于斯際也五行皆壞二氣獨悖剛變爲柔柔 變爲剛水不爲坎陷之象而偏於沸騰火不爲炎上 之體而專於淪伏輕清者上而爲天重濁者下而爲 地其後有草木又其後有人物凡諸總會而醖釀者 雖出於理其所鎔鑄而作成實在於氣彼所謂天地 中間本有六層者亦硬説也鴻荒之世不容説只以 目所見者言之天地如磨隂陽如扇枰今古以一錘 籠水陸其并爐其理也正大其端也活發體則剛方 而用爲度數物是形質而則在中和一元萬象乃其

強名之號也原於靜寂之前行於感通之後無其形 而有其迹始於微而終於著以穹壤爲區宇以空濶 爲郛郭密於無水之地顯於有爲之時理之所以附 着道之所以憑依若以屬於天者言之兩曜之運度 有盈縮四時之推遷有對代歲星之十二年一周鎭 星之廿八年一周熒惑之二歲太白辰星之一歲各 有疾徐而程子所謂合璧連珠狀其湊合之運紫陽 所謂木土火金水上結而受日光經星爲陽中之陰 緯星爲陰中之陽者不亦明乎如南斗司生北斗司 死春爲雷出地奮之豫秋爲雷澤歸妹之象者已見

其理而離爲日中之烏午爲南方之次未居鶉首巳 㞐鶉尾其咮在柳其翮在翼至於氛祲之飛伏彗孛 之壞敗焉往而非其所噓乎邵子以十二辰躔度謂 是少陰虛谷方囘曰牽強魯齋鮑雲龍曰陰移潛運此於 兩儀雖未知其如何大抵皆氣也伊川以北辰爲氣 之主者槩謂其理之又在上靣也皇極經世書又以 前六會爲息後六會爲消亦不猶於人生之少而盛 老而衰者乎一歲之冬春一日之曛暮擧皆如此而 陽九百六之厄堯湯之所不免伊川曰理究康節曰 數窮朱子曰到得盡時天地亦闢闔者的見消息之

妙也但其所以運者自北而南則治自南而北則亂 先天圖從泰歴蠱而爲否從否歴隨而爲泰者此也 而易註曰南北之運也天津杜鵑亦其驗也又以屬 於地者言之草木萌動於正月以其候之先也桃華 二月桐華三月日照雨滴則萍浮此足可推而四月 王瓜生苦菜秀者感其陽也靡草死者以陰而迫於 火也五月半夏生六月草腐爲螢七月蜩鳴八月燕 歸九月之菊有黄華悦於陰也亥月之虹藏不見陰 勝陽也子月荔挺者感於陽而丑月鷄乳者麗於陽 也且以吾人言之則日月星辰之精也水火土石之

質也寒暑晝夜無不變風雨霜露無不化性情形體 無不感動植飛潛無不應春夏秋冬無不禀温熱凉 凍無不賦内蓄乎聲色臭味之資外受乎耳目口鼻 之器與天地并立而爲三才此所以最厚於萬物者 也且也禽獸橫生故乍有知覺草木逆生故全塞不 通而人則順產此其最靈也動者體橫植者體縱人 宜體橫而反縱者動植之兼也頭足如蹄角股肱類 羽翼者禽獸之并也走便於下飛便於上人皆便之 而又便水陸飛者食木走者食草人皆食之而又食 飛走鳥之齕呑者入穴而卵生獸之咀嚼者九竅而

胎生人則齕呑咀嚼而不卵不竇介鱗者夏作而冬 蟄枝葉者春生而秋死人則春夏秋冬而不蟄不枯 物偏於性情形體而人皆備之物偏於耳目口鼻而 人皆善之况其禀四德而爲五性得五行而爲七情 何莫非此氣之統承於此理也又推而演之至於生 產之初則天一地二人三自然之數也三三爲九九 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數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 二二以從奇奇以至辰辰爲月月主馬故馬十二月 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 九五十四四主時時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

五爲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爲律 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爲星星主虎 故虎七月而生二九十八八爲風風爲巽巽主鷄故 鷄十八日而生一九單而無變故無九月之生此則 氣之變也又推而至於萬物則沙漠少燠楊粤多暑 瀑泉凍温熱候難知也火山無氷林邑常蒸胡貊長 寒凍候難知也流火警節庚金伏夏鴻雁外來凉候 難知也鳴鳩拂羽戴勝降桑鵜鴂先鳴温候難知也 蠶食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食不飲物性未測 也蟻知潦鷄知巽鵲知壬物情未測也麝臍香獺肝

月生象膽在足物形未測也蠐螬脊行鯪甲穿山老 貍互爲雌雄物體未測也蝟刺護頭蟨有狼狽虫無 筋骨動類莫辨也何首烏夜合虞美人自舞淮橘枳 陸植類莫辨也精衛塡海孔雀啄美鸕鶴胎生飛類 莫辨也鯉鱗應陽鮎魚貼行鱟背掛㠶潛類莫辨也 蟄振正月獺祭二月蠶浴三月春節似偏也蟈鳴四 月鹿解五月蛬壁六月夏節似偏也鷹祭七月豺祭 九月鳥羞八月秋節似偏也蜃化十月麋解子月雉 雊丑月冬節似偏也蟋蟀股鳴蟾蛙肚鳴狼鳴涕孔 聲之不同也若此皀殻勝紋縠朱砂爲水銀黒鉛爲

黃丹色之不同也若此磁石引針琥珀拾芥陰膠知 腫臭之不同也若此人飲酒而醉虎食狗而醉猫食 薄荷而醉味之不同也若此龍聽以角牛聽以鼻蛇 鱉聽眼耳有不可知者矣人不見風犬不見雪魚不 見水目有不可知者矣蠅口柄蟹口縱蜘蛛陷口口 有不可知者矣蜂鼻揭鼹鼻尖蝨鼻縮鼻有不可知 者矣若夫天人感應亦在於氣日變物之性月變物 之情星變物之形辰變物之體石化物之動土化物 之植火化物之飛水化物之潛推而又至於太少剛 柔則歲之動爲性夏之性爲熱序之植爲情冬之情

爲凍氣之飛爲形春之形爲温候之潛爲體秋之體 爲凉虫之性爲動鼻之動爲臭木之情爲植口之植 爲味禽之形爲飛目之飛爲色魚之體爲潛耳之潛 爲聲且細而分之則性善於動情善於植形善於飛 體善於潛感歲熱而變者性之動植飛潛感序凍而 變者情之動植飛潛感氣温而變者形之動植飛潛 感候凉而變者體之動植飛潛此則本乎天而敷施 應虫臭而化者動之性情形體應木味而化者植之 性情形體應禽色而化者飛之性情形體應魚聲而 化者潛之性情形體此則本乎地而翕受若其他魚

陟氷者乘其温而上負也電始發者陰麗陽而爍光 也鷹好殺而擊秋鼠好貪而出夜皆陰類故仲春鷹 化爲鳩季春鼠化爲鴽雀之陰爲陽所化故乳子而 集以春雉之介爲陰所動故求雌而雊以朝皆陽類 故仲秋雀爲蛤孟冬雉爲蜃陽爲陰所隨也孟夏螻 蟈鳴者乘於陽也蚯蚓出者伸於陽也孟秋白露降 則陰勝陽而其候自交寒蟬鳴則生於暑而其聲亦 變地蟄之虫坏戶於電收之後啓戶於電發之時七 十二候之相應若是其明切而坤復之間謂之無極 者以其爲陰陽之交也孔䟽曰陽氣滅絶七日來復

噫陽雖微於十月尙有其端龍蛇蟄而身死草木落 而根枯者果近於理乎濂溪指坤之歸曰誠之復伊 川論動之漸曰動之端康節兼動靜而釋之曰一陰 一陽之間朱子結之曰只是一般今觀地雷所奮則 聖人本來無復譬猶太和一元四時長春又安有陰 剝而陽復之心乎且有一種說欲將已死之氣更歸 於本原此同於釋氏輪廻矣屈伸往來旣是一理豈 以已呼之氣更作將吸之端乎然則榮枯者是天地 有心時也死生者是萬物衰旺際也錯綜於空濶底 世界萬古不息者皆此物也據此則天地者乾坤之

形殻乾坤者天地之性情氣者所由適於萬物之車 也惟其妙用之無窮也宇宙間無一肖似之物靜觀 則可揣其樞紐之神通於理也

〔陰陽圖〕














太極理氣上旣言之陰陽亦氣也今不必别立名號 而夫子於陰陽兼推出太極來太極之象可於動靜

見之陰陽之數可於奇耦籌之盖隂蔭也陰氣在内 而奥蔭陽揚陽氣在外而發揚天地劈初結成兩箇 或一而施或兩而承生則爲陽消則爲陰於是乎上 而爲天下而爲地二氣亦在其間升降飛揚未甞止息 如扇如磨始有動靜天圓故動地方故靜靜之始而 陽生動之始而陰生靜極復動動極又靜一動一靜 凡物之所以陰陽者理也奇中有耦耦中有奇陽之 贏而生奇陰之虛而生耦奇贏必偶偶虛必奇或奇 或偶凡數之所以奇偶者氣也動靜者陰陽之所以 生奇偶者陰陽之所以行然則陰陽生乎動靜奇偶

出於陰陽無奇偶則動靜不可見動靜不見則陰陽 不可知就開物後陰陽而言則陰陽在太極之内從 閉物前奇偶而看則太極在陰陽之中求其端於動 靜之前則陽不能獨立推其形於奇偶之外則陰不 能獨成陽以陰爲基陰以陽爲偶以氣造形則陰陽 生天地以理推化則奇偶自太極源其分限處則有 聲必動觀其節度時則得偶必陰始焉閉開前胚胎 漸積以到於大闔闢則陰陽生天地者言其始也坱 然太虛中醖釀做成以至於小變動則水火生奇偶 者著其終也是知水本陰也而動於一則根乎陽火

固陽也而靜於二則源於陰張子所謂一故神兩故 不測者的見動靜奇偶之妙也是故兩不立則一之 體潛一體潛則兩之用息陽進一步則陰退一步者 亦其對代之機也然陽不獨陽必以兼陰陰不獨陰 必以附陽然物無兩立之理非陰勝陽陽必勝陰陰 非盡退也陽盛則陰衰陽非全消也陰旺則陽微語 類曰消長初不截然者亦言其盈虛之理也陽居陰中 則爲陷陰居陽中則爲麗陽在上爲止之象在中爲 陷之象在下爲動之象陰在上爲説之象在中爲麗 之象在下爲巽之象平看則兩皆正氣論性則陽正

陰邪乃於消長之際必有淑慝之分聖人必致其扶 陽抑陰之意又欲使天下後世盡爲君子而無一少 人三百八十四爻之中何嘗不勸戒乎若夫變易交 易厥有其漸陽變陰陰變陽者對代也陰交陽陽交 陰者流行也偶贏而奇乏者洛書也所謂互藏其宅 陽以陰爲使陰以陽爲偶二老不動二少相合合而 爲四象陽在陰中則逆陰在陽中則順天地閉塞而 歛陽於九地之下則大雪以前是也日月迭推剝陰於 盛暑之後則立夏以後是也所以然者陽明之氣肇 於子而熾於巳陰冥之氣始於午而盛於亥陰爲陽

之母陽爲陰之父母孕長男而爲復父生長女而爲 姤牝牡之理已兆於此而動靜之端看復在此坤復 之間稱爲無極者沿流而求源也自復至乾爲一百 十二陽自姤至坤爲一百十二陰復至乾八十陽姤 至坤八十陰以此推之兩儀者陰陽之殻易理者陰 陽之道卦者陰陽之象爻者陰陽之動乾坤者陰陽 之物坎離者陰陽之質氣機者陰陽之乘季通問機 義朱子微笑其後答學子曰譬猶馬也馬以載人人 以乘馬馬之一出一入人亦與之出入槪謂其都任 於理也曽不云乎旣有對代者又有流行者對代者

春夏秋冬是也流行者動植飛潛是也又有未定之 陰陽亦有已行之陰陽陽在南陰在北故日處南而 北死物陽性熱陰性寒寒不消而熱不長乎清者浮 而上濁者沉而下其或感於物者爲風雨爲霜雪爲 流峙爲飛走以至人鬼之異區草木之榮悴及夫反 覆向背糟粕煨燼無非二物之運用也橫看竪看紛 紛撒出有痕有跡無始無終仰手爲陽覆手爲陰向 明則陽向暗則陰各具一箇形質各有萬般貌樣宇 宙間無一相似之物龜山以一半黒圈狀陰陽於黃 亭唐季魯者不亦明切乎先天圖一日有一箇陰陽一

年有一箇陰陽元會運世亦各有一箇隂陽若以日 月言之此是陰陽之精而且當於卦氣震爲月之初 三日兌爲上弦八日乾爲月望十五巽則始虧十八 日艮則下弦廿三日坤則月晦三十日是故一陰一 陽之卦各六皆自復姤而來二陰二陽之卦各十有 五皆自臨遯而來三陰三陽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 而來四陰四陽之卦各十有五皆自大壯觀而來五 陰五陽之卦各六皆自夬剝而來偏言則左陽右陰 全觀則上陽下陰且自一歲言之六箇月陽六箇月 陰一日言之子後陽午後陰以言乎干支則甲子陽

乙丑陰分言則甲爲陽子爲陰自古及今只恁袞轉 屈伸往來善惡在此故晦菴曰開眼便是陰陽愚亦 曰養性當愼陰陽

〔象圖〕












象狀也貌也理本無形氣以成之但無聲臭之可尋 借其肖似者强名而喩之曰象程子所謂譬物者的

矣而今人繪其像而幀之曰影亦其一也大抵圖不 盡意書不盡言夫子釋之曰立象以盡者此也若溯 其大原則陰陽者天之象剛柔者地之象陰陽剛柔 又無體樣就其中假設而模畵則易之一字亦所以 象之也其曰日月爲易者上而從日爲陽象下而從 月爲陰象莊子曰易以道陰陽者不亦善言名狀乎 天之象一陰一陽而消長進退之中大象者四時也 地之象或剛或柔而水火土石之中大象者四方也 四象分爲八卦則有自然之象如奇畫象陽偶畫象 陰是也有物取之象如天地水火雷風山澤是也又

有義推之象元亨利貞吉凶悔吝是也凡此三者雖 稱卦象所取之義亦甚多端嗟夫感者合心之象應 者同志之象承乘者順逆之象遠近者險易之象内 外者上下之象初中者終始之象剛柔者健順之象 憂虞者悔吝之象卦者懸示之象爻者效驗之象位 者卦爻所處之象感不以義雖近而不可懷也應若 以理雖遠而不可踈也剛未必勝者失其健也柔未 必弱者得其順也外而在上者處其位也内而在下 者順其分也險而不懼者恃其主也易而益厲者無 其援也後而必先者慮其始也竸而猶靜者要其終

也故觀變動者存乎應察安危者存乎位辨順逆者 在乎承乘明出處者在乎内外遠近始終各有其象 避險貴遠逐時貴近比與復好先乾與壯惡首明夷 求闇豊尙光大者亦其象吉凶有時不可犯也動靜 有機不可過也當其貴賤之列等威不可侵也逢其 悔吝之頃憂虞不可慢也二五多譽者卦得其象也 三四多懼者爻失其中也苟適其象雖亂必治如非 其中雖喜亦灾如大有六五柔而猶吉同人九三雖 剛亦柔小畜曰密雲不雨而上九旣雨旣處者由於 象之所欲也履卦履虎不咥而六三履虎咥凶者係

乎象之當値也然則乾曰重天坤曰重地坎曰重水 離曰重火震爲重雷巽爲重風艮爲重山兑爲重澤 自有之象也乾象龍坤象牝馬坎象窞離象牝牛物 取之象也震索得男艮止施面巽以申命兌以悅物 義推之象也細而分之則乾爲馬坤爲牛震爲龍巽 爲鷄坎爲豕離爲雉艮爲狗兑爲羊者遠取諸物之 象乾爲首坤爲腹震爲足巽爲股坎爲耳離爲目艮 爲手兑爲口者近取諸身之象爲天爲圜爲君爲父 爲玉爲金爲寒爲氷爲大赤爲良馬爲老馬爲瘠馬 爲駁馬爲木果者乾之象也為地爲母爲布爲釜爲

吝嗇爲均爲子母牛爲大輿爲文爲衆爲柄其於地 也爲黑者坤之象也爲雷爲龍爲玄黃爲敷爲大塗 爲長子爲决躁爲蒼筤竹爲萑葦其於馬也爲善鳴 爲馵足爲作足爲的顙其於稼也爲反生其究爲健 爲蕃鮮者震卦之象如此爲木爲風爲長女爲繩直 爲工爲白爲長爲高爲進退爲不果爲臭其於人也 爲寡髪爲廣顙爲多白眼爲近利市三倍其究爲躁 卦巽卦之象如此坎之象爲水爲溝瀆爲隱伏爲矯 揉爲弓輪其於人也爲加憂爲心病爲耳痛爲血卦 爲赤其於馬也爲美脊爲亟心爲下首爲薄蹄爲曳

其於輿也爲多眚爲通爲月爲盗其於木也爲堅多 心離之象爲火爲日爲電爲中女爲甲冑爲戈兵其 於人也爲大腹爲乾卦爲鱉爲蟹爲蠃爲蚌爲龜其 於木也爲科上槁以言乎艮象則爲山爲徑路爲小 石爲門闕爲果窳爲閽寺爲指爲狗爲鼠爲黔喙之 屬其於木也爲堅多節以言乎兌象則爲澤爲少女 爲巫爲口舌爲毀折爲付决其於地也爲剛鹵爲妾 爲羊六十四卦擧皆如此象草之始出曰屯象物之 穉少曰蒙飲食之道象爲需衆聚之行象爲師屯之 六三爲卽鹿蒙之初六爲桎梏血出穴於需四禽有

執於師五此皆有所象之義而風雷益則遷善如風 之速山澤坎則窒慾如水之寒猶可以義取象而損 下一畫閉而成兌便是川壅爲澤履上四爻愬於蹈 虎亦能始懼終吉澤火爲革則爐之象也上畫爲口 三五四爲股二爲口初爲底此則鄭東卿説也木上 水爲卦則井之象也五爲頭四爲眼二三爲身初復 爲足此則程河隨説也如此卦象不待安排自然偶 合者亦或有之文王周公孔子明白言象何敢有異 議而必如東卿河隨之每每牽合則所以有穿鑿之 誚也籍漢問易於譙天授天授曰先看見乃謂之象

一句籍漢不悟而更問則曰豈不思象之在道猶易 之有太極乎此亦泥着之言固不足深信故朱子評 之曰乍看似好然學易工夫不如此南康戴主簿旣 僞麻衣易且又逐卦作象如需卦作多人共食之象 乃以上之坎一畫作爲卓靣上下兩陰爻爲列坐之 形又以蒙卦四陰爻作小兒之象卦卦皆如此做象 世安有如此義理乎朱子斥之以可笑且曰象不如 卦位之親切太極易出自然亦有眞象若非睿智之 聖見解誠難認氣爲理喚鐵作銀者十常八九雖以 洛脉言之自希夷冲放三傳而至劉牧牧之言曰九

爲河圖十爲洛書悉反先儒之説託言圖出於希夷 不立文字流傳天下其引大傳以爲並出於伏羲又 又曰天地五十五數河圖四十五虛十而不用者四 隅四正皆合而得十又合中央之五縱橫皆十五亦 通十五也而五不用者天一初爲六地二加五爲七 天三之八地四之九五加五爲十故曰地十成之也 又八卦之數三十六虛九數而不用又曰五十去一 者一之爲義在天爲一在日爲甲象爲六之中數卦 爲坎之中爻在重卦爲初九在復爲陽爻在辰爲子 在五行爲水此所以五十去一一之所在萬物皆祖

執此不失是謂執天地之機漢上朱震襲而爲易傳 蜀人張行成補以爲七易若其他蒲陽鄭氏之徒各 以私智爲巧自不免於亂朱之紫可勝歎哉又以先 天圖爲河圖以五行生成數爲洛書以戴九履一圖 爲太一下行九宫之數謂得於青城山隱者又謂别 傳圖書於異人而爲九十皆河圖洛書非圖之説又 以六十五字爲洛書之文此何人哉良可哀已然則 學者將安所適從乎語類曰但當理會正當底道義 旁襲零碎互相資益則自可以玩象知數愚亦曰當 以簡治繁不當以繁御簡竊謂聖神所象亦不過如

斯而已

〔數圖〕












秦漢以來舍理言數入於䜟緯到康節方及理天奇 而一地偶而二天無十地無一一三五參天故乾用 九二四兩地故坤用六一者天圓之體四者地方之 體數者枚也亦所以界限處也有理斯有氣有氣斯

有數數始於一而判則爲兩兩者數之分也太極未 動之前已包㴠三之理而特未有形及夫動而生陽 則畧有一奇之渺茫而亦未宣著至於陽之已動而 後便卽分明動之靜而陰也便生箇二靜極復動又 生箇三動極復靜又生箇四一而三三而九則陽從 此而行二而四四而八則陰從此而成此數之所以 起也然則太極者氣之理數者氣之用理不離氣氣 以行數陽無十陰無一者亦其理勢然也乘者生數 也除者消數也惟其一故神兩故化兩不立則一不 可見一不見則兩不能生神與化皆數之爲也然數

有二義氣數之云則去聲算數之云則上聲上聲去 聲亦所以神與化也所謂神者一生十十生百百生 千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垓垓生稊稊 生穰穰生溝溝生澗澗生正正生載載生極過此則 地不能載此則氣數也所謂化者一生於陽先畫一 奇以爲之始則凡字皆從於此上下丈七皆從之變 而交之又通於上下則爲丨音袞上行讀若匃下行讀 若退丫个中串皆從之又有所絶止止而記之則爲 丶音主丸丹主◎皆從之左戻爲丿音撇乃乍乎乖皆從 之右戻爲乀音節乂乆之乏皆從之鈎逆者爲亅音橜

孑予事皆從之兩兼者爲亠音豆亡亢交亥皆從之此 則筭數也氣數生生不窮故神筭數化化相變故化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天地之全數也五六天地 之中數也五合六中爲生數之主六居地一爲成數 之頭五爲陽中者以居一三七九之中也六爲陰中 者以居二四八十之中也天道無端惟數可以推氣 地道無匱惟數可以明理理因數顯數從氣行星辰 皆有定度花葉亦有其數凡卉之五出雪花之六稜 皆出隂陽朱子曰有朋將龜殻以來背上中心五条 文出去八靣又成二十四皆是自然似不甚異而七

八九六與一二三四極巧一是太陽得九在後二是 少陰得八在後三是少陽後靣又有七四是太陰後 靣又有六又曰一二三四便見六七八九在裏靣老 陽占了第一位而含九少陰居第二位而含八少陽 在第三位得七老陰居第四位得六此是親而傳於 門弟者也其曰造化自然遏他不住者不亦明甚乎 若論其天地摠數則五五也六五也合爲五十有五 原於乘除而虛其五數則爲天數中於五餘得五十 此爲大衍之數五十有五而虛其六則爲地數中於 六餘用四十九此爲揲蓍之數大衍之數流行於天

地之間揲蓍之數推究於宇宙之内得其中則正而 吉過不及則失而凶易理之尤重於象數者此也以 理言之則中者太極也以數言之則五六猶太極也 又以六爲天地之數者六陽極則生一陰以節之不 使之過於中六陰極則生一陽以節之不使之不及 於中天地節而四時成者槩指此也而節之大數自 四時爲十二月月而爲二十四氣氣而爲七十二候 子午分天地晝夜分朓朒各成十二而用二百二十 四者皆以六爲節此又神與化之皆出於數也易以 六十爲數者三十六老陽之數對二十四老陰之數

爲六十三十二少陰之數對二十八少陽之數爲六 十十干十二支湊到於六十五聲六律積成於六十 此又神化之極致也若以卦氣推之一月五卦一卦 六爻此以小運進退各六日者京房之術而六日七 分之法又出於太玄子以後六時爲進午以後六時 爲退六月一變六年一變三十年小變六十年大變 或三百六十年六六之數而又一太變陽九百六之 厄數亦出於此六氣五運之司天司地創端軒轅㪚 傳於醫經者亦數之妙也㐲羲雖不言數微眇之理 已在於奇偶其後七百餘年禹得洛書又十一百餘

年而箕子作洪範休徴休咎五福六極之疇雖本於 數亦不言數學者恐後人之眩於術也然唐虞夏商 之際達識推衍窮極繇林每事奇中民聽漸惑其害 有不可勝言也又百七十餘年而夫子作大衍始説 義理又一千五百餘年而邵子作皇極經世槩於其 前聖賢雖不明言方外之雜占益痼如希夷之學最 稱神妙然皆非羲文眞脉獨康節始主於理所以不 流於術者以其本於先天亦是推數也楊作玄旨衛 釋元包司馬之潛虛皆得易之一端也未極於理故 其流之弊漸至荒雜如焦貢京房之屬各相傳習以

歸於禍福灾異二程之不屑非以數爲無理也下聖 人一等則易入於方術本義之致慨於程傳不用邵 學而然者欲復羲文之舊非不高矣後儒之或昧象 數雖曰才分之不逮亦有所受之也地下之數隱而 不露所以然者天不著象則人無所推凡其所以推 筭者只在於陰陽老少人物變動而夏至之日出寅 入戌其間亥子丑皆所不見也象之在天下者形之 在地上者亦盡幽暗而藏匿故曰鬼神居兩間無不 麗數此云鬼神亦造化之跡也揲蓍扐數以通於神 明者亦自吾心而發心所不知鬼神亦通者的見其

妙而云也程子曰堯夫所窮二萬八千六百味者非 人所合和二萬八千六百色者亦非人所染畵㨿此 則固可驗其天稟之至高而空中樓閣果所以象之 也又况聲律之數一半陽數也只從日出後地上數 而日入則都不曉解此又以數言之而有形則有影 形藏則影滅故曰一二三四在地下乾之潛龍亦其 一也五則出而六爲成數人物始生復有兆朕七八 九則大著是自推數之極處而然也經世之三百六 十二變爲十二萬九千六百又變則爲一百六十七 億九千六百十六萬一百六十七億又變則二萬八

千二百十一兆九百九十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以 三百六十爲時以十二萬九千六百爲日以一百六 十七億九千六百十六萬爲月以二萬八千二百十 一兆九百九十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爲年則大小 運之數立矣是故大運之數分而爲三十以當一月 三十日之數小運之數以當一日十二時之數是故 世之言易者必本於象言範者必本於數易非無數 也羲文之所不言故端本而專於象範非無象也禹 箕之所傳授故叙倫而極於數合觀則數始於奇象 出於偶奇者數之所以行偶者數之所以立二四而

八者八卦之象三三而九者九疇之數八八而八爲 四千九十六則易之象備九九而九爲六千五百六 十一則範之數成奇偶八九河洛之所共有然易更 四聖而象已著範錫神禹而數不傳此所以象難於 明理數易於渉術者也且以節候觀之二二立春三 三春分四四立夏五五夏至六六立秋七七秋分八 八立冬九九冬至九數終而復生一則生生之妙不 窮一九而九九九八十一八十一而七百二十九七 百二十九而六千五百六十一且以經世數言之天 數五而地數五合爲十數之全天以一而變四地以

四而變四四者有體而其一無體是謂有無無極天 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地之體數四而用者 三不用者一是故無體之一以况自然不用之一以 况道用之者三以况天地人補註曰邵子發明河圖 之數也盖天數五者一三五七九也地數五者二四 六八十也一謂太極四謂四象天以一而變四謂太 陽太陰少陽少陰也以一而變四謂太剛太柔少剛 少柔也天地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三謂三陽其不用 一者去太隂而言也地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三謂三 陰其不用一者去太剛而言也由是知十者天地之

全數包太極而言也八者天地之體數并交數而言 也六者天地之用數去交數而言也盖天地之用數 六兼餘分爲七其一者卽天地之交數去而不用者 也是故日爲太陽其數十月爲太陰其數十二星爲 少陽其數十辰爲少陰其數十二石爲少剛其數十 土爲少柔其數十二火爲太剛其數十水爲太柔其 數十二太陽少陽太剛少剛之本數四十太陰少陰 太柔少柔之本數四十八四因四十得一百六十四 因四十八得一百九十二而是爲陰陽剛柔之體數 一百六十數内退四十八得一百十二而一百九十

二數内退四十得一百五十二是爲陰陽剛柔之用 數也以一百十二因一百五十二得一萬七千二十 四此爲水火土石之化數也以一百五十二因一百 十二又得一萬七千二十四此爲日月星辰之變數 變數謂之動數化數謂之植數合動植數而爲二萬 八千九百八十一萬五百七十六又細而分之則雖 至於澗正載極之多其實一而已

        1